主讲人:敖红 研究员
主持人:张卫国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25-05-20 09:3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201-203多功能资料
主办单位: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敖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磁学与地球宜居性综合研究。担任陕西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多次受邀在领域内的国际和国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5-2028)、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4-2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2012-2015)、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18-2022)、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拔尖青年人才计划项目(2016-2020)、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2014-2018)。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白名单”项目,包括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3-2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2017)。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79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7篇(PNAS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三篇、Science Advances一篇、Earth-Science Reviews一篇)。先后获傅承义青年科技奖(2011)、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2012)、陕西青年科技奖(2013)、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4)。
报告内容:
探索过去气候变化对理解当前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亚洲因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核心区域。敖红研究员团队通过对兰州盆地始新世–渐新世河湖相地层和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成沉积开展系统的磁性地层学和环境磁学研究,探讨了东亚气候对新生代全球气候事件的响应。1)通过兰州盆地河湖相沉积和黄土高原风成沉积的系统性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研究,突破了相关地层沉积剩磁与环境磁学的机理瓶颈,建立了地层准确年代,提出34 Ma南极冰盖扩张导致东亚气候轨道周期转型、5.3 Ma全球变暖事件导致中亚与东亚气候“跷跷板”演化、2.6 Ma北半球冰盖扩张导致轨道-千年尺度东亚冬季风变幅增大等新认识;2)将黄土环境磁学与古人类演化交叉,揭示出轨道尺度气候变化对晚第四纪古人类种属分异和智人从非洲迁徙至东亚的调控作用。以上研究发展了古地磁学在亚洲新生代陆相地层定年和气候环境变化及古人类演化多学科交叉研究中的应用,为理解东亚气候演变及其对人类演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