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下午,学科交叉融合论坛(第四期)-“碳监测技术与装备”通过线上形式如期举行,由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与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唐剑武教授、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光研究员、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吴幸教授作为论坛嘉宾应邀作了主旨报告。论坛由科技处王华副处长主持,科技处蒯曙光副处长、饶昇苹副处长、科管人员及物理、通信、化学、河口、地理、生环、生命等相关学科师生参加了论坛。
碳中和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综合交叉的研究领域,涉及生态、地理、物理、化学、经济管理等。本次论坛的设立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水平,基于学校良好的学科基础,以本次论坛为牵引,从监测子领域凝练目标,初步达成共识,对促成交叉合作研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在论坛报告环节,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唐剑武教授以“碳中和监测技术需求分析”为题,首先从碳循环角度出发,提出如何平衡碳排放和碳吸收是碳中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然后详细介绍了海岸带蓝碳的复杂过程,以及课题组在监测站点及控制实验布设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温室气体分析仪的优缺点,提出基于现有科研条件下碳中和领域研究的需求点、创新点和突破点。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光研究员以“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温室气体”为题,首先提出碳排放的测量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并以二氧化碳为例,简要介绍了如何通过光谱分析来测量温室气体含量及分布情况。然后对被动遥感技术、主动遥感技术等国内外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差分雷达技术,能够实现三种尺度的气体探测,并对三种尺度下的探测原理进行了解读。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吴幸教授以“水环境监测用传感器研究”为题,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发展史、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然后重点介绍了研究团队毕恒昌研究员在石墨烯材料的结构、性能以及相关应用方面的研究,从材料的发现、中试线到最终产业化,相关研究成果在地表水提标改造、污水厂污水处理、蓝藻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水质环境监测等环保方面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介绍了石墨烯材料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
在交流研讨环节,来自生态、地理、物理、河口、通信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分别提出在绿碳、蓝碳、黑碳、碳捕获等方面遇到的痛点和难点,与在光谱技术、传感器、芯片等研究领域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初步促成交叉合作研究意向。
此次论坛,对于在“双碳”目标下的技术应用方面开展多维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地凝练研究方向和交叉合作领域,提出国家、社会等多层面的思考与建议,培育出高水平的交叉项目,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