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贾天野: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范式改革:从认知条件建模到加工过程建模

时间:2025-03-25浏览:10设置


讲座题目: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范式改革:从认知条件建模到加工过程建模

主讲人:贾天野  研究员

主持人:马庆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25-04-01 10:00

讲座地址:普陀校区俊秀楼223报告厅

主办单位: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贾天野,博士,研究员,现任复旦大学任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群体神经科学中心副主任。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学部)优秀青年基金。主要研究兴趣为通过使用并发展新的大数据计算统计研究分析范式,并基于遗传、认知、影像等多维度组学信息,对人类行为及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h-index 37),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Human Behaviour、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Molecular Psychiatry、Biological Psychiatry以及JAACAP等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精神疾病共病的神经机制研究获评中国2023年度重大医学进展。


报告内容: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解析大脑认知加工机制的核心工具,然而传统基于实验条件间激活对比(contrast)的研究范式存在显著局限。这一局限性源于两大复杂性:其一,大脑对单一刺激可能存在多维度并行加工(例如情绪加工中的效价(valence)与唤醒度(arousal)、奖赏加工中的价值(value)与显著性(salience));其二,个体间对相同刺激可能采用异质性加工路径(甚至涉及无意识机制)。本次讲座将系统介绍本课题组针对这两大挑战的一些尝试,包括“独立认知加工信号拆解”以及“个体化大脑扩散生成模型”,以期为揭示大脑复杂认知过程提供新视角。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