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华东师大在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中获奖!

时间:2025-03-20浏览:10设置


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政产学研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及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书面致辞,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大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华东师大副校长施国跃应邀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


大会以政策解读、主旨演讲、交流互动、案例分享、成果发布、需求对接等多种形式,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题,展现了2024年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作出贡献的100个产学研科技创新团队、100位创新人物和300项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了100个产学研深度融合好案例、10个产学研合作好团标和200多项产学研合作的优秀成果;支持建立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华东师大受邀出席人员合影


华东师大获得“中国工业软件协同创新平台”授牌,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汪红志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人物奖,实现平台建设与人才表彰双丰收。


*中国工业软件协同创新平台*


大会授牌


工业软件是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和工具支撑。为实现我国工业软件安全可信设计与开发,华东师大软件工程学院过去十余年间联合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汽车电子等高安全领域龙头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了模型驱动的高安全控制软件开发与验证一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制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安全工业控制软件开发环境。相关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等,为龙头企业输送大量高端软件人才。

项目形成的工业软件产品


平台将充分发挥华东师大在可信软件领域的学术优势及合作企业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汽车电子等交通领域的产业优势,通过共建工业软件关键技术联合团队、开设“工业软件”硕士班、建设工业软件工程硕博士专项,探索高可信工业控制软件智能化软件工程前沿技术等,在共性技术研发、核心技术落地、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学术+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打造开放、高效、可持续的工业软件创新生态,把平台建设成为工业软件产教融合高地。


*中国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人物奖*


获奖人汪红志作学术报告


汪红志高级工程师在核磁共振工程技术研发的产学研第一线耕耘了近20年,秉承不盲从、不炒作热点、不做跟随和模仿的科研,善于从行业实践中发现问题,探寻原创解决问题的路径,率先提出医学影像数值仿真仪器和数字孪生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定义,与相关企业、大中院校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产品开发、迭代优化及应用推广,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作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单位,华东师大在大会期间同步出席了“产学研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座谈会”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理事第四次会议”。会议就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痛点、难点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华东师大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汇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力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一方面探索合作模式创新,积极突破传统的合作模式局限,着眼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建立稳定且紧密的长期深度合作;另一方面,整合学校科研资源与产业领军企业的技术需求,系统性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加速推动原创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