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东师大校友、国际著名病毒专家王林发

时间:2020-02-10浏览:1151设置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确认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同时,世卫组织高度评价了中国疫情控制。1月31日,新加坡宣布成功复制出2019-nCoV,成为继中国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个取得这项成果的国家。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王林发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曾参与中国SARS研究的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王林发。王林发是华东师范大学1977级生物系校友,2016年起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科学报》记者对连日来“极度忙碌”王林发进行了专访。

      1.《中国科学报》:此次疫情应对,您如何评价?

      ●王林发:

  同SARS相比,这次的疫情应对显然更好。尤其是在确认有“人传人”之后,应对措施很及时,信息公开程度也很高。但是1月21日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表现是有问题的。虽然现在的舆论很疯狂,但我认为中国科学家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很好,另外最早的发现工作是临床医生做出来的,这么有意义的贡献不应该被忽视。

  2.《中国科学报》:疫情控制和这期间的科研工作、论文发表是否存在矛盾?

      ●王林发:

  科研有一点“竞赛”很正常,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我认为这次最大的教训应该是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而不是完全依赖CDC(中国疾控中心),因为中国大部分科学家都在CDC体系之外。例如,我是研究蝙蝠和蝙蝠病毒的,我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有长期深入的合作,在我看来,他们是蝙蝠病毒的世界顶级研究机构,但同样也不在CDC体系中。传染病暴发时,政府部门应该立刻组织起一支“应急国家队”,这样其他机构可以和CDC平等地参与、协作。如果掌控得好,疫情的应对和研究应该相互促进,这样在疫情应对过程中的科研才是积极、有意义的。同时我非常不赞成对任何科学家个人的人身攻击,这完全是在帮倒忙。我想强调这是一个国家应急体制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或责任。

  3.《中国科学报》:新加坡也出现了新冠病毒疫情,现在情况如何?

  ●王林发:

  新加坡的第一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发生在1周前,因此,成功复制新型肺炎毒株是新加坡为应对不断演变的疫情迈出的关键一步。我们的研究是同中央医院、新加坡保健集团下属医疗中心、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和卫生部紧密合作,从受感染病人的临床样本中复制出2019-nCoV。我们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很透明,并已有不小收益。

  4.《中国科学报》:2004年实验室泄露事件之后,SARS病毒研究全面停滞,你如何评价?SARS之后,中国建立起监测信息直报系统,重点监测各类传染病,此次却似乎没有发挥作用?

  ●王林发:

  确实,2003-2004年,有3家实验室发生了SARS病毒泄露,造成了一定危害。但是,总体来说,我认为从此之后就禁止SARS病毒的研究有些反应过度。但是,中国SARS之后建立起来的监控报告系统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它在禽流感暴发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疫情中我认为也发挥了作用。这次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当时有限的信息下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5.《中国科学报》:你对蝙蝠有深入、持续的研究,在SARS疫情中也参与了相关工作,你认为此次病毒是否来源于蝙蝠?

  ●王林发:

  跟17年前相比,中国的科研实力大大提升,所以这次我没有被邀请参与中国新冠病毒的研究。但我个人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极有可能还是来源于蝙蝠。现在只有耐心等待结果。2005年,我与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人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主要结论是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蝙蝠SARS样病毒与人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但是,直到8年以后,石正丽团队才在云南一个蝙蝠洞的菊头蝠粪便里分离出一株类似于SARS病毒的活病毒,与已知的SARS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SARS病毒的来源。这次也类似,石正丽团队现在已经找到一种一致性高达96%的蝙蝠基因序列。我想告诉所有人,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大众,请耐心等待,科学家最终一定能证实它的来源,我认为极有可能还是蝙蝠。

  事实上,蝙蝠和病毒有很好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我们最近的研究证实,蝙蝠是一种神奇的群居哺乳动物,人类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有一项新加坡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取名为“向蝙蝠学习:从基因组学、病毒控制到抗癌”。蝙蝠本身并没有错,它们同病毒和谐健康共处,是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导致越来越多的动物病毒感染到人类。

华东师范大学1977级生物系校友王林发

  王林发,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同年10月赴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留学,1986年6月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5月赴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生化系工作。1990年12月起,王林发任职于澳洲联邦科工组织(CSIRO)动物健康研究所(AAHL),1995年被选为CSIRO杰出青年科学家,1996年又获“澳洲杰出华人科学与工程”提名奖,同年成为澳洲动物健康研究所最年轻的首席研究员和课题主任。

  曾任高级首席科学家和联邦科工组织的CEO科学带头人(CEO Science Leader),并于2010年当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王林发现任新加坡Duke-NUS医学院教授,新生感染性疾病研究所所长。2016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王林发校友回母校与生命科学学院菁英班学生交流    

  2019年5月29日,王林发校友回母校与生命科学学院菁英班学生交流。他勉励菁英班同学们:“做人比搞科学重要,搞科学比出论文重要,出论文比当院士重要”,要以“端正做人为本,精诚科研为业,名利地位为末”,希望同学们拥有严正的学术精神,成为热诚纯粹的科研工作者。

  王林发在新生病毒及新生感染性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在Hendra病毒、Nipah病毒和SARS病毒等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一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SCI论文400余篇,是这一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曾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成员,回国进行“SARS病毒溯源”的考察研究,并与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农业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会面。他在SARS溯源、追溯Hendra和Nipah病毒与动物及人类的关系、蝙蝠分子免疫学等领域引领全球科学研究方向。



原载|中国科学报公众号  图文、来源|校友会 生命科学学学院  

编辑|古丽达娜·巴哈提  编审|吕安琪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