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蒋昌俊:方舱计算(69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

时间:2020-10-19浏览:245设置


讲座题目:方舱计算

主讲人:蒋昌俊  教授

主持人:裴继红  教授

开始时间:2020-10-27 10:30:00

讲座地址:腾讯会议ID822 578 032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报告人简介:

       蒋昌俊,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网络并发理论、大数据与云边计算、网络风险防控等研究。创建了网络并发系统的行为理论,提出网络环境下资源组织与调度超云模型及高效算法,发明了网络风险防控的行为认证与递阶控制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首个互联网交易风险防控体系及系统,取得了网络交易高辨识和强实时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和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以及国际奖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含ACM/IEEE汇刊72篇),中英著作5本。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引用3000余次,并被美、英、加、瑞典、欧洲、爱丁堡、印度等多国院士的正面评价。获授权发明/创新(中国、美国、澳洲)专利106项、国际PCT 21项,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18项。成果在支付、保险、网安、城防、贸易、银行、电商、交通等领域成功应用。

 

报告内容: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信息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手段。报告将分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分析了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1)业务系统的敏捷构造与持续运维,(2)大数据的高效获取与动态处理,(3)资源的优化配置,指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第二、回顾了网络计算发展的技术演进,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再到边缘计算、直到多云及云际计算;第三、面向 IT 任务全生命周期的跨域资源配置和协同的计算集成环境,从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方舱计算”。其核心是“方舱专用机动、资源跨域伸缩、系统运维自治”。阐述了方舱计算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方舱计算系统主要由方舱生成与管理系统、跨域资源管理系统、虚拟原位数据中心系统和若干网关(方舱网关、虚拟数据中心网关、跨域资源网关等)组成。介绍了适于方舱计算的资源分配最优化问题定义,在兼顾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等的基础上,实现方舱资源的优化配置。报告中详细比较了方舱计算、网格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特点,并分析了对大数据智能、机器学习和智能产业等领域的支撑作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