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脊柱外科临床进展及相关科学问题 主讲人:许国华 教授 主持人:步文博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1-25 15:30: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 205报告厅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许国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及跟踪计划。本科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在美国西北医学中心、波士顿医学中心、墨尔本 Homles医学中心、奥兰多Winter Park Memorial Hospital、美国沙漠DISK脊柱微创中心进修学习和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目前兼任:国际脊柱脊髓协会(ISCOS)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再生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材料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学组副组长;《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国际上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副主编、参编出版脊柱外科专著10部,其中副主编英文版教材1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承担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及医药重大课题、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10项等;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
报告内容: 本报告主要讲述以下四部分内容:1、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对骨科发展促进最大的当属材料学的发展,新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如钛合金材料、镍钛合金材料、不锈钢材料等,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PEEK材料、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以及无机骨替代材料,如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半水硫酸钙以及PLGA,PED等有机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改性和修饰,进而促进其生物学功能。2、脊柱骨与脊髓损伤的影像诊断技术方面:目前CT和MRI主要还是在形态学方面进行表征,对于功能和更细微的神经细胞损伤的性质以及神经元细胞的损伤的程度和类型,尚无法进行表征,目前仍是研究的方向。3、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3D打印增材制造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植入材料,结合组织工程技术可以获得多种组织结构相结合的器官和组织替代材料;同时,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将会改写脊柱外科的手术方式。4、脊髓损伤修复机制以及修复方法方面:目前基础医学对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和机制的认识,尤其是在损伤修复节段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因此,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有功能的脊髓组织再生仍很遥远,脊髓损伤后的重建与移植也仅存在于想象之中,这将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